培育新质生产力,汕尾高质量推进农业发展
2024-06-28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2月18日,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,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,聚焦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吹响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。汕尾市紧跟省委、省政府的步伐,于当天下午召开汕尾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业科技攻坚行动部署会,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推动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,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汕尾地处莲花山南麓、珠江三角洲东岸,历来为农业大市。回望2023年,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汕尾建市35周年。这一年里,汕尾全面落实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以“再造一个新汕尾”的劲头,围绕“百千万工程”、党建引领“三六九”工程、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,构建乡村产业体系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。从春天出发,汕尾正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牵引,坚持走好“海洋强市、融湾先行”之路,着力开展“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年”行动,接续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海也丰饶,陆也丰饶
“土特产”走花路有底气
汕尾古称“海陆丰”,农业资源说不尽、道不完。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、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,造就了汕尾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。
特产百花齐放,特色筑牢家底。近年来,汕尾聚焦海洋牧场大平台,以甘薯、丝苗米、荔枝、生猪等4个大宗农产品为优势特色产业,以城区晨州蚝、陆丰大安蒜、海丰莲花山茶、陆河青梅、红海湾石鼓青枣、华侨红杨桃等N个特色产业为培育重点,大力发展“1+4+N”乡村特色产业,着力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。
这片沃土下辖六大县区各有特色,生动诠释了“海也丰饶,陆也丰饶”的万千气象,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。2023年,汕尾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20.93亿元,同比增长5.0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1元,增长7.1%,增速在全省排名第2位。
过去的一年,汕尾锚定“海洋强市”,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初步规划海洋牧场选址20片共计775.05平方公里,华润江牡岛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、中广核(陆丰)“风渔融合”海洋牧场等2个大型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建设顺利开工,创下国内省内多项“首个”。
过去的一年,汕尾锚定“融湾先行”,紧盯深圳、协同创新。借力荔枝文化节、开渔节、丰收节、食博会等系列活动,14款汕尾优质农产品成功入选“圳品”,6家汕尾农场成功入选“深圳农场”创建名单,16个产品入围深圳消费帮扶“百强好产品”名单。
开好局起好步,谋新篇启新程。乘着高质量发展的浩荡春风,汕尾将集聚创新之力,激活开放之能,铆足干劲推进农业发展,抢抓机遇、把握未来,奋力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。
产业科技,互促双强
农业发展“加速”有动力
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,汕尾农业如何勇挑大梁?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,充分挖掘各地农业农村资源优势,坚持因地制宜,按照“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、宜工则工、宜游则游、宜服则服”的原则,加快农业全面转型升级,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,推动现代精品农业、农村电商、乡村旅游等乡村三大产业深度融合。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也是观察汕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重要窗口。放眼汕尾,甘薯、水稻、荔枝、青梅、生猪等产业各有特色、各成精品,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,众多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加速融入湾区、走向世界。
一子落带动满盘活。为推进农业强市建设,汕尾积极开展现代精品农业提升行动,不断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、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、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平台、强化农业品牌培育、做优农副食品加工业等,创新发展新模式、新业态。
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,离不开科技赋能。成为全省第一批研发成功粉签类即食产品的地级市;成立汕尾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;培育第一家本土种业公司、办理第一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;粤东地区甘薯健康种苗繁育基地落地陆丰市……2023年,汕尾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结下累累硕果,向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新的一年,汕尾将培育新质生产力,持续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帮扶乡镇,助力乡镇科技型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突破一批农业农村领域产业堵点、技术难点、发展痛点。
路通兴业,蓄势赋能
文旅深耕“农味”有活力
“乘着高铁,去汕尾赶海。”2023年国庆假期前,广汕高铁开通运营,汕尾融入广深地区“一小时”交通圈;三个月后,汕汕高铁开通,汕尾到汕头车程缩短至40分钟左右。至此,汕尾全面迈入“高铁时代”,成为承东接西的交通枢纽。
路通则百业兴。借由高铁开通的“红利”,农旅产业正在汕尾全面开花。2024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“奔向海陆丰—坐着高铁来赶海”“周末游汕尾”等文旅融合发展“新招”让汕尾火爆出圈。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3400万人次、增长350.7%,总收入增长151.4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.2%。
这座善美之城生机勃勃、热潮涌动。晨洲村万亩蚝埕与蓝天相辉映,被称为最“蚝”的地方;莲花山脚下的温厝村,依托茶叶种植变身乡村振兴网红村;水唇镇螺洞村以“梅”闻名,有粤东地区最大的连片梅园,宛如“世外梅园”。
春暖花开,正宜跃蹄奋进。接下来,汕尾将依托各地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、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,不断丰富内涵、提升效能,营造有特色、有品位、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、旅游空间,改善提升公共文旅基础设施,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。
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方面,利用甘薯节、梅花节、荔枝节、生蚝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,利用民宿、温泉等特色资源带旺乡村旅游业;在开发乡村旅游手信产品方面,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、手工艺品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,将农产品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;在乡村文旅宣传推广方面,构建完善“坐着高铁来赶海”旅游品牌体系,推动乡村开展周末游等特色活动,制订各美其美、沉浸式的精品线路。
【记者】伍咏言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

猜你喜欢

【港股通】小鹏汽车(09868)涨999% SUV车型“G6”启动预售 机构料终端观望情绪边际缓和


遇见女神


和府捞面打开25


轮胎设备与智能装备板块双轮驱动 巨轮智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95%


信中利内部人士:公司层面目前未收到任何公检法机关的通知


天佑德酒(002646)2月20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3780万元


检察机关制发“督促监护令”57万份,促进“甩手家长”依法带娃


丰田辟谣和极氪IPO背后:中国电动车拼技术抢流量奔向海外市场


中央重磅定调!“四稳”是什么?


北森控股(09669)7月2日斥资约1233万港元回购2758万股


财富配资开户:撬动财富杠杆,成就投资梦想?

上半年减持风暴涉及超千股!这些个股实控人套现 谁减持市值过亿?

湖州股票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亦是风险的深渊

十大炒股杠杆平台: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

班主任直言:哪怕穿一样的校服,也能看出学生家境的差距,很现实

央行:初步统计,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

太平人寿多项服务入选“2023年度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”

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!免费景区如何成“黄牛”牟利工具?

太古股份公司A(00019HK)连续20日回购,累计斥资234亿港元

智通港股早知道 北上广深齐发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国常会核准山东石岛湾等核电项目

【港股通】小鹏汽车(09868)涨999% SUV车型“G6”启动预售 机构料终端观望情绪边际缓和


田洪良:3月27日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p


首例现房违规销售!三亚“地王”项目被处罚


【财经百科】呼死你团伙被摧毁大快人心!隐藏多年的黑灰产业链有多庞大?


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三步走,华润化学材料引领创新


三升两降!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84176亿 寿险新业务增长承压


2021年6月9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


前4月百强房企销售过万亿,“好房子”提供增长动能


首航新能开启申购:光伏储能双驱动,逐浪资本市场新征程


文华指标公式 期货量化策略指标公式 期货精准多空买卖点指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