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借“一借一转”,牟利百万?
2025-06-27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整治官员高利转贷须强化源头监管
作者:周群峰
发于2023.8.14总第1104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杂志
我写过多个领域的反腐报道,近期江西省抚州市统计局原党组书记高连珠、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原副厅长贾奋强等多名公职人员,依靠高利转贷轻松获利的新闻,颇为令我关注。
让我感兴趣的是,在持续高压的反腐态势下,高利转贷这个金融领域的刑事犯罪罪名,为何能频频出现在被查公职人员的通报中?
公职人员凭借其影响力,成为银行眼中的“优质客户”,他们因此能以更便捷的手续和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,然后再加息转贷他人获取利息差。有的凭借这“一借一转”就牟利数百万元。既能轻松获利,还比贪污受贿具有更强的隐蔽性,是公职人员乐于高利转贷的原动力。
多位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,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由监委管辖,高利转贷罪由公安机关管辖。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面对高利转贷现象,如果涉及此问题的公职人员态度较好,又没有造成金融风险,一般也不会移送线索给公安。所以,从这个角度看,要想打击这类犯罪行为,纪检监察机关还应该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管力度和惩治力度。
在严查官员高利转贷时,需要多方配合,除了纪检监察机关,审计部门等也要认真履职,发现后依法及时处理。除此之外,更重要的还应从银行角度做好源头治理。在这类案件中,银行作为放贷方,也可说是整个案件的源头。要想整治官员高利转贷行为,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必不可少。
对银行而言,这些案件频发也暴露了他们的诸多问题。在放贷前,银行对每笔贷款都有严格的审查程序,但很多案例显示,对于一些明显有问题的贷款,银行还是能够顺利放款,这也说明银行的贷前审查是流于形式、走过场的,甚至是与借款的公职人员达成了某种“默契”的。在放贷过程中,银行也没有对这笔款项的走向和实际用途进行认真把关。
针对高利转贷案件暴露出的银行诸多问题,金融监管机构也应该监督银行做好把关工作,加强监管,杜绝银行的放贷成为腐败的帮凶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2023年第30期
声明:刊用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稿件务经书面授权
猜你喜欢
炒股秘诀:掌握技巧,提升收益
8301
全球电动车需求迎“寒潮” 特斯拉等欧美车企先感“寒意”
3056
神华期货:重点钢铁企业11月销售钢材475107万吨
1663
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最新回应来了!
6608
唐朝崔护的这首诗,道出生活中诸多遗憾,读后久久不能忘
8174
遇见女神
4924
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投用,大模型训练“一站式”提供
588
国家统计局解读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776
双碳晚报|山西发布氢能产业链行动方案 中国去年碳酸锂产量同比增逾三成
2549
天津市河东区企业登记业务“跨省通办”又添一地
3333
财富配资开户:撬动财富杠杆,成就投资梦想?
上半年减持风暴涉及超千股!这些个股实控人套现 谁减持市值过亿?
湖州股票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亦是风险的深渊
十大炒股杠杆平台: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
班主任直言:哪怕穿一样的校服,也能看出学生家境的差距,很现实
央行:初步统计,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
太平人寿多项服务入选“2023年度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”
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!免费景区如何成“黄牛”牟利工具?
太古股份公司A(00019HK)连续20日回购,累计斥资234亿港元
智通港股早知道 北上广深齐发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国常会核准山东石岛湾等核电项目
男童凌晨5点起床煮面:妈妈患双癌债台高筑,爷爷脑梗后他扛起家_儿媳_孙子小_手术
COMEX期银日内涨超3% 现报3098美元盎司
田洪良:4月25日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p
7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000万元
4月30日皖天转债下跌037%,转股溢价率832%
4月2日基金净值:建信荣瑞一年定期开放债券最新净值10038
中信建投:二季度铜、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
腾讯音乐第四季度营收761亿元 净利润536亿元
日本债市成全球资金避风港!单周狂吸逾300亿美元,背后暗藏三大信号
江苏银行发布2024年报:净利润双位数增长,每10股再分红2144元
